- A+
可再烂,足协还是没有放弃,新上台的足协主席陈戌源上来就大刀阔斧的改革,势必要干出一番大事业,想在中国足球历史上留名。就拿最近反应比较剧烈的几个新政来说,一是俱乐部中性名改革,二是限制俱乐部投资金额,出台球员工资帽,限制球员薪水,这两个政策出来后的反应相当的剧烈。
先说中性名改革,就是俱乐部名不能带企业名称字样,也就是投资企业不能直接冠名俱乐部名称,说白了投资人不能用俱乐部名字给自己企业打广告,像广州恒大队,这样一看就是给恒大自己打广告,这一政策一出台直接引爆了中国足球的地震,各级联赛纷纷有球队申请退出,我们不能说这一政策是直接导致投资人退出的原因,但是明眼人都能看明白,有不少投资人确实就是想通过投资足球来为其企业带来广告效益,从而赚到更多的钱。说白了,足球就是他们赚钱的工具,通过足球这个工具展示自己企业,拿各种政策,为企业赚取更多的利润,话说市场经济下,其实这种行为,在大多数球迷眼里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但是,足协在出台这个政策的时候,一刀切的方式让很多俱乐部难以接受,也是让很多俱乐部萌生了退意。而且像上海上港改名为上海海港都能通过,这种打擦边球的事情也是让球迷纷纷吐槽,足协真的有点自己打自己脸。这个政策虽然说可以抑制投资人的投机行为,但是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下,特别又是受疫情影响的当下,这种一刀切的操作,还是有待商榷。
另外,足协出台了限制俱乐部每年的投资金额,主要是限制俱乐部大手笔买人,也是防止有些俱乐部故意抬高球员的身价,搞垄断行为,搅乱正常的足球市场秩序,维护其他俱乐部的利益,让整个联赛能公平稳定发展,同时还出台工资帽,限制每个球员的最高薪水,让球员的身价回归到合理的水平,因为对比韩日球员的工资,我们的工资确实高太多了,这样也不利于大部分俱乐部的正常运营,之前我们有些球队一个球员的工资可以顶人家韩日俱乐部整个球队的球员工资。
可以说限制投资金额和工资帽政策对于当下的中国足球来说确实是好事。让投资人回归理性,也让球员自身能重新认识自己,定位自己,不要再以为自己多能多能,拿上千万工资就是理所当然,认清我们跟韩日球员实力差距,实力不再是看工资多少,而是要球场上拿出表现证明,不然像以前,球员拿上千万工资以为自己很屌,在场上就如同大爷一样,高估自己的实力,最后换来的就是一场场的失败。
现如今,足协各种操作带来各种化学反应,虽然说导致了新科冠军苏宁队等队的退出,但是这些球队的退出,加之足协限薪令的打击,让球员本身也更加有危机感了,现在求职的球员供大于求,俱乐部在选人上也会从容很多,也不会胡乱给价格,一定是要看到你的实力,根据你实力给你定价,如果你没有实力或者表现不好,给你月薪7000都算不错了,要不然你就去打工上班。
所以,21日国足新一期集训的时候,李铁也是相当的开心,他在面对记者的采访的时候就谈到,如今球员更加珍惜为国家队效力的机会了,也是更加的努力了,短短的言语中,我们不难发现,球员们都开始有危机感了,也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唯有努力付出,踢出好成绩,才不会被淘汰,要不然到时可能连7000月薪的球队你都找不到,可以说,这对于李铁,对于国家队打世预赛40强,简直就是喜从天降,球员强烈的出战表现欲望,可能就是我们赢下最后4场的有力保障,也可以说是最后的救命稻草。40强出线可以说更加稳了。
可以说,足协千错万错,但是多少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我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对于中国足球,反正都已经跌到了谷底,说不定哪天就触底反弹了,所以我们还是不能放弃,毕竟谁让他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呢?对吧?!
对于中国足球,球迷们有不同意见的也可以留言评论,关注我,关注我们又爱又恨的足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